首页

女王调教男奴免费视频图片

时间:2025-05-24 16:46:41 作者:财经深一度|创新激发增长动能 民营上市公司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浏览量:19442

  中新网3月24日电 题:这场令人震惊的轰炸过去25年了,世界和中国从未忘记!

  作者 张乃月

  25年前的3月24日

  塞尔维亚人永不会忘记

  一场未经安理会授权的

  军事行动

  在巴尔干半岛上演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打着“人权”旗号

  对主权国家悍然发动袭击

  78个昼夜

  2.2万吨炸弹

  对准当时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倾泻而下

 

  道路、工厂、桥梁与历史地标

  皆成目标

  医院、民宅、电视台和幼儿园

  无一幸免

资料图:塞尔维亚民众纪念北约轰炸南联盟时的死难者。

  南联盟的天空弥漫着硝烟

  大地回荡着哀鸣

  2000多名无辜平民

  在狂轰滥炸中死去

  近百万人流离失所

  沦为难民

  北约投放的15吨贫铀弹

  给这片土地

  带来更深远的灾难

 

  “如果可以,我们会选择原谅;

  但只有我们死去,才能忘记!”

  2023年3月

  数千塞尔维亚民众集会

  悼念在北约轰炸中遇难的同胞

 

  “你们试图通过武力摧残我们的意志,

  但塞尔维亚人永远不会屈服。”

  回顾这段沉痛历史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痛斥北约践踏国际法

  野蛮打破和平秩序

资料图: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旧址。

  在这场惨烈的空袭中

  也有一个日子

  令中国人刻骨铭心

 

  1999年5月7日(北京时间8日)深夜

  北约将多枚精确制导炸弹

  投向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伴随着爆炸的巨响

  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混凝土、钢筋、玻璃渣四溅

  三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

资料图:在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事件中遇难的三位中国烈士,邵云环、许杏虎、朱颖(左起)。

  48岁的新华社记者邵云环

  曾两度赴贝尔格莱德担任记者

  遇难前最后一刻

  还在整理战地采访得到的素材

  “北约每一次对记者及新闻传播设施的轰炸,

  都是对民主的践踏”

  遇难前两天

  31岁的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

  记录下了这段话

  “全世界的记者和媒体有责任如实报道

  北约轰炸南联盟产生的严重后果”

 

  他的妻子、28岁的光明日报记者朱颖

  曾抱着“做和平使者”的热忱

  奔赴危机重重的南联盟

  却被战火夺去了生命

 

  25年前

  他们的生命

  如流星般猝然熄灭

  中国民众痛哭疾呼

  “居安思危,发奋图强”

 

  25年后

  我们仍难忘怀这段历史

  中国驻南联盟使馆旧址前摆满鲜花

  纪念碑上镌刻着八个肃穆的大字

  “缅怀烈士,珍爱和平”

  这是对牺牲在异国他乡英烈的纪念

  也是对未来庄重的承诺

 

  美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曾发布一组帖文

  声称“塞尔维亚民众永远不会放下悲痛,

  但足够强大到可以放下怨恨”

  其霸道的态度

  招致很多网友不满

  有人直言

  “我们永不忘记,也永不原谅。”

 

  北约这场明目张胆的轰炸行动

  是对中国欠下的“血债”

  更给南联盟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但到目前

  北约仍未受到应有的追责

 

  相反,在此后的近30年中

  北约继续开动战争机器、挑动地缘对抗

  打着“反恐”“民主”旗号

  染指了多场战争和冲突

资料图:美军在叙利亚油田巡逻。

  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

  北约染指之处硝烟四起

  给众多国家和人民

  带去了无法磨灭的伤害

 

  2024年开年

  北约启动数十年来最大规模军演

  继续渲染恐慌

  妄图通过制造危机

  维护西方霸权

  冲突对抗没有赢家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早应当摒弃零和博弈

  停止制造分裂动荡!

  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才是世界人民的心之所向!

【编辑:姜雨薇】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澳门青年 谈雅莉: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作为首位在广东省执业的澳门医生,我要和广大青年一起,用我们的青春与激情共同汇入到建设祖国的浪潮中。

着力绘就祖国北疆发展新蓝图

托斯登·耶里尼克指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高通胀、债务违约和供应链中断等状况频出,“风险全球化”迹象日益凸显,给新兴经济体造成了尤为沉重的负担。他建议,G20作为一股协调力量,可以搭建一个包容性框架,助力各方平衡本国或本地区优先事项与全球责任,打造有韧性、可持续的未来。

(乡村行·看振兴)探访浙江海拔最高建制镇:强村公司助力村村奔富

“海南自由贸易港瑶见”丛书之《琼海记》项目启动于2022年,时值琼海撤县设市30周年,为记录一个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日新月异的琼海,中共琼海市委宣传部联合海南出版社,特邀“荷赛奖”获得者、中国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王瑶进行创作。

中国留学生亲历莫斯科恐袭:枪声持续约10分钟,同伴中弹遇难

亚太地区不应该成为大国角斗场,希望美方作出正确抉择,与中方相向而行,在亚太实现良性互动,放弃搞排斥对方的小圈子,不要胁迫地区国家选边站队,停止部署陆基中导,停止损害中国战略安全利益,停止破坏地区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

罗浩智:公司层面的管理方式要更全面地考虑人工智能的影响

轻举水袖,缓缓舞动,25日,北京首个“冬奥社区”——石景山高井路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内,在京剧大师谭鑫培后人、梅派艺术第三代传人谭茗心的带领下,到此参访的台湾基层民众交流团成员翘起兰花指,“咿咿呀呀”地吟唱。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